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
蟹味蚕豆,是很多朋友闲暇时的零食,鲜香美味,嘎嘣脆!
但是有的人可就没有这个口福了,不仅不能吃蚕豆,甚至含有蚕豆成分的食物也要谨慎!谨慎!再谨慎!若是一不小心食用了蚕豆,就可能出现发热、腹痛、尿液浓茶色,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情况。
而这一切,都是因为“蚕豆病”惹的祸!
什么是蚕豆病?
蚕豆病不是过敏,而是基因缺陷,是一种遗传性酶(葡萄糖-6-磷酸脱氢酶(G6PD))缺乏症,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酶缺乏症。
患者体内的红细胞因缺乏G6PD这种酶,无法有效抵抗氧化损伤,因而一旦遇上蚕豆、氧化类药物时,红细胞就会变得十分脆弱,被破坏并出现溶血情况。因此也被称为“蚕豆病”。
患者会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头痛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血红蛋白尿、黄疸、贫血等症状,同时尿液呈现酱油色、葡萄酒色等特殊情况,严重者还会面临急性肾功能衰竭。
为什么医生总爱问
“孩子有没有蚕豆病?”
现如今,宝宝出生后医院会进行足跟血筛查,其中包括了G6PD缺乏症(蚕豆病)普查,筛查结果阳性的宝宝,会被建议进一步检查确诊。
但也存在大量未经过筛查的儿童,青少年、成年人。因此食用蚕豆出现不良反应就医时,医生经常会询问是否存在蚕豆病史。
“蚕豆病”的发病特征:
1、10岁以下儿童高发,幼儿多于成人
5岁以下宝宝占大多数,3岁以下患儿占70%。
2、蚕豆病“重男轻女”
蚕豆病男女发病比例为7:1,致病基因存在X染色体上。
3、重南轻北
在我国,G6PD缺乏症在各地均有发现,但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海南等地患病人群更为集中,南方发病人群明显高于北方。
4、具有家族遗传性
蚕豆病有极为明显的家族聚集性,只会通过基因遗传,不会被他人传染。部分宝宝携带致病基因,但不引发。
家有“蚕豆病”宝宝
不能只防蚕豆!
蚕豆病是无法治愈的,在日常饮食、用药等方面需要尤为注意:
1、饮食
避免食用蚕豆及蚕豆添加制品,如蚕豆粉丝、豆瓣酱、蚕豆酱油、蚕豆花粉等。
2、用药
用药前一定要查看说明书,是否标注“蚕豆病”“G6PD”“溶血病患者禁用/慎用”等字样。
3、日常用品
避免接触樟脑、臭丸、冬青油、跌打酒、金银花、牛黄、蓝汞水、紫药水、杀虫喷雾等。
4、关于疫苗接种问题
如果患有蚕豆病的宝宝没有生病,身体情况良好,没有蚕豆病症状表现(如细胞溶血、肝肾功能异常)等情况,可以在接种疫苗前咨询医生再接种。
小南提醒:不要让孩子通过吃蚕豆来测试有无发病情况,如有需要应去医院进行筛查。